地圖認識

甚麼是地圖?

地圖是一種記錄地面上地形和事物的實用圖表。在公元1880年以前,多用立體圖的方法繪畫;但之後則用平面圖的方法繪製了,換句話說,即是俯視而不是斜看地曲了。

科學的發展使測量儀器越來越精密,因而測量所得的資料,也就更準確;同時,繪圖的技術也由於適當地運用各種顏色符號和字體而得以不斷提高,這樣,地圖便由過去簡陋的形式而演變成今天複雜精密的面貌。

今天,地圖製作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,首先由測量員運用極精密的儀器在空中及地面測量;然後由繪圖員把這些資料繪在地圖裡。在這些地圖裡,我們將會找到等高線,等深線,比例尺,方向標,格子網,符號等等。

地圖的種類

  1. 地形圖-地形圖可將地面的事物表達出來,這包括地形,河流,公路,小徑及村落等;事物的詳盡程度與比例有關。在本港1:20000的地圖較適用於野外旅程。
  2. 城市圖-此種圖大多只表示出街道與市區的重點。
  3. 測量圖-這種地圖能表示所有地圖資料包括燈柱等細微事物;通常這種地圖的比例由l:600到1:5000
  4. 其地-氣侯分佈圖,海事圖,航空圖,旅遊圖等。

地圖閱讀的意義

地圖閱讀的含義,經常被人所忽略,其實簡單而言它是對地圖上資料的認識和了解,從而將這些資料應用於實地上。

明白地圖上的資料是地圖閱讀的基本要求,通常這些資料是指符號(圖例),比例,圖網,量度距離等,而透過這些資料推算出實際地面情況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能。

公路,建築物及其他詳細的人為事物比較容易演繹,但從等高線理解出山形地勢則十分困難;這種技能是必須在戶外實地學習,逐漸累積經驗才能達致的。

每張地圖的準確程度,可靠性及時間性都有偏差,但我們可運用圖上的簡史如測量日期,覆量日期去估計其可靠性。通常由較大比例縮小兩繪成的地圖較末經縮小的地圖之可靠性為高。

圖邊資料(Marginal Information)

以文字、數字及符號說明該地圖的一切資料。
  1. 圖名(Title)-以圖中最著名或重要的地方命名
  2. 編號(Sheet Number)-指示出該張地圖在該組地圖的號碼
  3. 比例(Scale)-比例通常會明顯地印在圖的上方
  4. 組別(Series Number)-用一組字母及數字以識別該組地圖,例如HM20C
  5. 版次(Edition)-表示該地圖的出版年份及次數
  6. 索引圖(Indes)-顯示該地圖在本港地區的位置
  7. 版權機構(Copyright)
  8. 地圖書體(Map Lettering)-利用簡單介紹不同書體表示不同地理形象
  9. 座標數據(Grid Data)-分別有香港方格網及統一橫墨卡托方格網
  10. 正北,磁北及方格北,差距(Declinations)
  11. 比例尺(Scale Rule)-方便量兩點距離
  12. 方格網區(U.T.M.Grid Zones)-統一橫墨卡托方格網讀法舉例
  13. 測量機構(Survey Institution)
  14. 圖例(Conventional signs)-解釋地圖內符號的意義
  15. 本圖簡史(Sheet History)

地圖保養

  1. 應用膠袋封妥或上保護膜,避免受雨水淋濕而破損。
  2. 使用時,避免地圖受石塊,樹枝及筆尖所刺穿。
  3. 不要在地圖上直接書寫,應該用油性顏色筆書寫在地圖上膠袋面,用後以火酒將膠袋筆跡抹淨。
  4. 舊有地圖需依照原有摺紋摺。
  5. 如地圖膠袋內有水蒸氣,應將地圖取出吹乾後再封妥。

地圖摺法

地圖摺法並無固定格式,可按使用者的習慣而定,惟目的以能夠方便閱讀資料和合併同組地圖使用為主,所以同組別地圖,必須以相同力法覆摺。
  1. 摺邊-除圖名及左面座標資料外,向後摺去其餘紙邊。
  2. 上下對摺-將已摺邊地圖上下對摺一次。
  3. 中間對摺-將已上下對摺之地圖再中間對摺一次。
  4. 底面對摺-再將底面兩幅向外分中對摺,使整地圖成四摺風琴形狀。

回目錄